大壯:
就在多年以前,當我看到“從此以后,父母只剩背影,故鄉只有冬夏”這句話時,心里還真的沒有多少觸動。
我只是以為,你還是個孩子,離你長大的時間還很早很早。而如今,你和你的同學們已經在大學校園里開始了新的生活,而我和眾多的家長們一樣,不知不覺地成了這句話中的主角。
我重新默念起這句話時,才體會到這句話的沉重。
時光匆匆太匆匆,似乎就是轉眼之間,隨著你十八歲生日的燭光閃耀,那個咿呀學語的孩子已經突然間長大。個頭比我還高,胸懷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廣,而我也不再年輕。爸爸的腳步已追不上你奔跑的速度,只能目送你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幾段話是去年秋天,我寫給剛走進大學校門的兒子的一封信的開頭部分。不是我故意煽情,而是他們系里要搞一個小型晚會,兒子班里的同學私下里微信我,要在晚會現場送給大壯的意外節目。還再三叮囑我一定要保密,不許提前透露風聲。
據說,當晚,他們班長聲情并茂地朗誦這封信時,兒子很是意外,感動得一塌糊涂。
而在最初,我坐在電腦前開始寫這封信的時候,首先想起了課本上朱自清先生的那篇《背影》: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說實話,當年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我并不懂得朱自清在文中的那聲嘆息,究竟有多么的沉重。
我更不會懂得,講臺上那個長得五大三粗的范老師讀到這里的時候,為何雙眼通紅,熱淚盈眶。我只記得,他的大女兒跟我坐在同一個教室里上課。那天,范老師一反常態,居然沒有瞅她一眼。
當年,我們狗膽包天,還私下里給范老師起了一個綽號,叫“范大個”。
如今,當年那個在語文課上懵懵懂懂學《背影》的少年,在自己的兒子長大成人之后,突然之間,讀懂了文中的那聲嘆息。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人生如白駒過隙,甚至,過于殘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甚至,有些等待,只會等來更多的懊悔。
朱自清先生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他以為,站臺別后很快能見到父親,卻不知整整過去兩年,還是不得見。
這種悵然傷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讀過《社戲》的人都知道: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地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
可是,魯迅先生卻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戲。”
后來,我們終于明白,原來有樣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只會永遠記住它的好。
那就是,我們曾經的童年。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把自己弄丟了,我們也該把自己找回來了。
人到中年不如狗,這句話雖然難聽,但是很有道理。有趣的是,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懷舊。就像我,一份童年,對著公眾號閉門造車,喋喋不休地寫了一年又一年。
我逐漸明白,我們懷戀的也許并非是舊時光,而是曾經那個真誠美好的自己。
很多人說,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不再相信“努力就能成功”。
可是,我們更明白,歲月不饒人,我們都留不住自己的童年。但是,比失去童年更可怕的,是我們丟掉了曾經的童心。
通往夢想的路很長,拼命前行,就算無法到達終點,也總能離夢想更近一步。
有時候努力看似沒有多大效果,但它確實如水滴石穿般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已經變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蛘,在暗夜里,對著那個過去的自己,默默地說一聲:“對不起”。
那些經典的課文,都已經成為我們不可磨滅的記憶。就像一壇老酒,歷久彌香。
少年不知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
時光流轉,不再是少年錦時。而我們,也不再懵懂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