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風土記》里說:“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 楊萬里《誠齋詩話》里說:“東京(今河南開封)二月十二日花朝,為撲蝶會。” 《翰墨記》里說:“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游玩,又為挑菜節。” 《光山縣志》里說: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之說。
但我們不須記得這么多,我們只須記得——花朝過后,春色開始 。
唐以二月十五為花朝,
宋以二月十二日為花朝。
有多少流年,
來了,又去了?
公元743年,李白四十三歲。
傾城的才華就如那傾城的牡丹,
倍受君王贊賞。
牡丹
北漂長安的這些年他總算沒有白過,玄宗喚他同飲同食,賜他宮錦袍,待他有如最親近的近臣。
那時候,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奉詔寫下《清平調》三首。
【清平調】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可惜君王的恩寵向不長久。
第二年,李白上書請還山,離長安而去。
就在李白離開長安的這一年,
王維買下輞川別墅。
在辛夷塢里靜靜看著辛夷落了又開,
開了又落。
辛夷
辛夷就是木筆。我常覺得辛夷的美,是獨來獨往的沉靜,它是適合居住在山中的。
自公元744年王維得宋之問輞川別墅以來,到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王維陷賊前的12年中,王維在公余閑暇或休沐之時,常到輞川別墅小憩。
750年正月至752年3月,王維丁母憂時,曾長居輞川。在這里,他寫了很多的詩,集成《輞川集》。集中就有一首《辛夷塢》。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開落之間,它似乎也并不關心其它的花卉在這一季如何喧嘩。
公元758年,
李白卷入永王叛亂案,
被判流放夜郎。
紫藤
李白自潯陽出發,開始長流夜郎 (今貴州桐梓) ,途中路過藤州,寓廣惠寺,正是紫藤盛放的時節,便留下《紫藤樹》一首。
【紫藤樹】 李白 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不得不說,詩仙就是詩仙啊,都謫到夜郎去了,還是元氣滿滿吶!
紫藤也是元氣滿滿的、熱烈的花。
花開時節那照眼的明艷,和灼灼的桃花一般炫目。
公元796年,
后人記不得崔護進士及第,
記住的是他的“桃花人面”。
桃花
進士及第以后的崔護,不到五十歲就官拜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廣南節度使。
不過,人們并不關心廣南節度使崔護,留在所有人印象里的,還是那個寫桃花詩的書生崔護。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史籍沒有明確記載。
我們愿意相信唐人孟棨《本事詩》和宋代《太平廣記》里這樣的說法:
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后出游,在長安南郊偶遇一少女,次年清明節重訪此女不遇,于是題寫此詩。
少年心境,多的是綺麗情懷。
公元838年,白居易67歲了,
眼中花事爛漫,而他不復少年心情。
櫻花
自太和年間起,他在洛陽已近十年;潞8〕翈资d,如今年近古稀,人世的繁華和冷落,他也愈加看得開了。
【櫻桃花下有感而作】 白居易 藹藹美周宅,櫻繁春日斜。一為洛下客,十見池上花。 爛熳豈無意,為君占年華。風光饒此樹,歌舞勝諸家。 失盡白頭伴,長成紅粉娃。停杯兩相顧,堪喜亦堪嗟。
他不畏老去。
他更不畏天才的少年人越過了他的風頭——就如同他對李商隱說的那樣:“若有來世,我希望能做你的兒子。”
后來,李商隱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白老”。
公元851年,
李商隱也40歲了。
榴花
這年,柳仲郢任東川節度使,商隱為節度書記,隨之入川。臨行前,他去見了曾經的好友令狐绹。
清馮浩如此描述: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也。
【無題】 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所有寫榴花的句子里,獨有這一句,令人惆悵難禁。雖然,李商隱傷心的并不是榴花。
他的傷心,世間無人可破解。
總有些事,是命中注定,該當你承擔的,總是逃不掉。
公元972年,
李煜的南唐,
面對宋的步步進逼,
已無路可逃。
梅花
宋朝將李煜弟弟李從善扣留為人質,并在汴梁建禮賢館,待李煜投降。李煜上表求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從此李煜每登高北望,則泣下沾襟,左右不敢仰視,這首《清平樂》就是為從善寫的: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梅花總要落盡的。恰似他的南唐,終將并入宋的版圖。
公元1008年,盛世繁華的汴京,
簡直便似人間天堂。
年輕的柳永終日沉醉于這銷金窟中。
桐花
他浪游于秦樓楚館中,因為詞寫得好,教坊樂工紛紛求著他寫詞,名傳一時。
三月清明,桐花爛熳,他興致勃勃寫下京都男女郊外踏青的熱鬧:
【木蘭花慢】 柳永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歡樂都一晌。他哪里知道,后面多的是凄風苦雨的日子——多少風流,會被雨打風吹去。
1081年,蘇軾貶居黃州,
收到一首同事寄來的楊花詞。
楊花
這是他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居黃州的第二年。
是年春四月,章楶出為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寫了一首水龍吟詞詠楊花。蘇軾信中說:“《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很多年后,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原作,只記得蘇軾的和作:似花還似非花……
也很少有人會記得,蘇軾有個門生叫李格非,他是李清照的父親。
1100年,17歲的李清照正是韶齡,
就如那絕美的海棠,嬌艷不知風雨。
海棠
官宦之女,才名滿城,即將嫁給門當戶對的郎君——這一年的李清照,滿心只是少女的傷春情懷罷了。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就在李清照的海棠綠肥紅瘦的這一年,趙佶剛剛嗣位為宋徽宗。
“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她后半生的顛沛流離在這一年已經悄然注定。
公元1127年,徽、欽二帝被擄北行。
北行道上,徽宗偶見凋零中的杏花,不勝唏噓。
杏花
這是北宋史上著名恥辱的靖康之變。
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統統押往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
北宋亡了;救粲星,會知愁么?
【燕山亭 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也許趙佶心中仍然存著“愿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皇帝”的念想,但趙構,已在臨安建立了新的宋朝。此后北宋的春天只能存在趙佶夢中。
1162年,年方23歲的辛棄疾,
帶著勇闖金營的大功投奔趙構。
荼蘼
但多年以后,他曾經天不怕地不怕的眼睛里,看到的卻是即將謝去的荼蘼。
這首詞的寫作年代已無法考證,也沒有其他材料可供參閱,但從此詞的意境推測,可能是辛棄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歸之作。
【滿江紅】 辛棄疾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他問自己:我是不是就象這荼蘼一般,無所作為了?
但有人說:不,不是。
1203年,姜夔給辛棄疾寄了一首詞:
老將軍你不是荼蘼,是木香。
木香
1203年正月,辛棄疾被召入京,將被任命為浙東安撫使,姜夔寫此詞相贈,表示了對這位堅持抗金的老將由衷的崇敬。
【洞仙歌 黃木香贈辛稼軒】 姜夔 花中慣識,壓架玲瓏雪。乍見緗蕤間瑯葉。恨春見將了,染額人歸,留得個、裊裊垂香帶月。 鵝兒真似酒,我愛幽芳,還比酴醿又嬌絕。自種古松根,待看黃龍,亂飛上、蒼髯五鬣。更老仙、添與筆端春,敢喚起桃花,問誰優劣。
木香一名錦棚兒,藤蔓附木。葉比薔薇更細小而繁。至若高架萬條,望如香雪,望之實在是有令人震驚的氣勢。
1227年,
丘處機在長春宮逝世,
時年80歲,
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
他一生鐘愛梨花。
梨花
丘處機一生獨鐘梨花。
有好事者問丘長春曰:“神仙惜氣養真,何故讀書史作詩詞?”
曰:“天上無不識字神仙。”
他的梨花詞妙,答得亦妙。
【無俗念 靈虛宮梨花詞】 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幣_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在他生前,他曾拒絕了南宋朝廷的邀請,卻接受了蒙古朝廷的邀請去往燕京,他認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
莫非,這位真人早已洞穿了歷史的先機?
1279年,南宋亡于崖山之役 。
繡球
宋亡之后,曾經錦衣玉食的勛貴之后,張俊的六世孫張炎,漂泊落拓,大半輩子都在“北上求官”還是“南下守節”的痛苦中度過,終于以南宋遺民之身,老死于臨安。
【玉蝴蝶 賦玉繡球花】 張炎 留得一團和氣,此花開盡,春已規圓。虛白窗深,恍訝碧落星懸。揚芳叢、低翻雪羽,凝素艷、爭簇冰蟬。向西園。幾回錯認,明月秋千。 欲覓生香何處,盈盈一水,空對娟娟。待折歸來,倩誰偷解玉連環。試結取、鴛鴦錦帶,好移傍、鸚鵡珠簾。晚階前。落梅無數,因甚啼鵑。
張炎是宋詞里最后一聲清響。如同一春的花事消殘,終將飄零。
我們迎春歸來,也終將送春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