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常被人稱為“文體作家”,說的是他創造性地發展了一種特殊的小說體式,可稱為詩小說或抒情小說。這種小說往往結構散漫,不重情節與人物,強調敘述主體的感覺與情緒,情景交融美不勝收,他最出名的作品《邊城》就是典型。
鳳凰古城沱江兩岸的全景照片
逃學大王的文學啟蒙
到鳳凰來尋邊城,錯又不算錯!哆叧恰烽_篇就寫,“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位于川湘黔交界處的茶峒小鎮,離鳳凰有幾小時車程。小說將邊城放在茶峒,別無深意。1922年,小兵沈從文隨部隊換防,從茶峒到松桃又到秀山,走了6天。過茶峒時住宿兩日,悲哀的杜鵑聲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后來創作《邊城》時,便把故事放到了這里,杜鵑聲也被寫入故事中。而鳳凰,可算作沈從文筆下湘西最聲名遠播的代表,是作家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也是他構建湘西世界一切文字的起點。
父親沈宗嗣從小就被期望能延續軍人家世的驕傲,后也果如其愿。1900年抗擊八國聯軍時,沈宗嗣為大沽提督羅榮光的裨將,最后大沽失守,羅自盡殉職。“北京失陷后,爸爸回到了家鄉……沒有庚子的拳亂,我爸爸不會回來,我也不會存在。”1902年沈從文出生,原名沈岳煥。沈母黃素英是土家族,其父是當地有名的讀書人,哥哥黃鏡銘曾開辦鳳凰第一個郵政局和第一個照相館,她是當地第一個會照相的女子。“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于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氣度得于父親影響的較少,得于媽媽的也較多。”
沈從文6歲正式上私塾,因為早就認識不少字,記憶力又好,比起其他孩子,他過得可謂輕松,也開始了他漫長的逃學經歷。“學會了頑劣孩子抵抗頑固塾師的方法,逃避那些書本去同一切自然相親近……當我學會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時,學校對于我便已毫無興味可言了。”他撒了各種各樣的謊,被父親痛打,“我一面被處罰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記著各種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對翅膀,憑經驗飛到各樣動人事物上去”——河中的鱖魚被釣起,天上飛滿風箏,空山中歌呼的黃鸝,樹木上累累的果實,神游于外。
沈從文故居里作家兒時用過的桌椅
沈從文 6歲正式上私塾,自此也開始了他漫長的逃學經歷。他對人世百態有無窮的興趣,對身心親近自然有真切熱情,這與家長的期望相悖,卻成了醞釀日后文學家的要素。
地獄里的輝光
1937年,梁思成一家避往西南后方,途經沅陵,林徽因后來寫信給沈從文:“今天來到沅陵,風景愈來愈妙,有時頗疑心有翠翠這種的人物在!”雖然商業化的侵襲無孔不入,但若能覓得人聲幽絕處,不得不承認鳳凰風光之勝。
在湘西保靖,他調到陳渠珍身邊做書記,日常事務中有一項是整理保管古書字畫、青銅器。他就住在貯放這些收藏的大會議室里,《從文自傳》稱這里為“學歷史的地方”,“無事可做時,把那些舊畫一軸一軸的取出,掛到壁間獨自來鑒賞,或翻開《西清古鑒》《薛氏彝器鐘鼎款識》這一類書,努力去從文字與形體上認識房中銅器的名稱和價值。再去亂翻那些書籍,一部書若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時代的人時,便去翻《四庫提要》……使一個以鑒賞人類生活與自然現象為生的鄉下人,進而對于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這份小小的幸運,點亮了少年人的心智。期間沈從文因熱病大病一場,差點死掉。病剛好,一個老同學落水淹死了,他去收尸掩埋,觸發他對生死的思考,“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邊去餓死,有什么不同?……我知道見到的實在太少,應知道應見到的可太多,怎么辦?”五四運動此時波及湘西一隅,他被陳渠珍派到報館做校對,第一次讀到不少新書新雜志,開頭反感,后被征服。1923年夏天,他終于下定決心:去到北京讀書!
陳渠珍倒是應允并且鼓勵,還讓沈從文領了三個月薪水,他帶著這27塊錢就無所畏懼地啟程了。19天后,北京西河沿一家小客店的旅客簿,多了行新寫的筆跡,“沈從文年二十歲學生湖南鳳凰縣人”。這是他為自己改的姓名,也是自己所選的道路,從此,進到一個“無從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
文學史學者們普遍將1932年《從文自傳》的誕生,認為是之于他的意義重大的決定性時刻。三十歲就寫自傳,會不會太早了?就在前一年,死亡不斷來“教育”這個即將走向而立之年的人。新年第一天得知消息,父親在家鄉病逝;好友張采真因共產黨員身份在武昌被斬首示眾;胡也頻在上海龍華被秘密殺害;然后在年末,一生摯友徐志摩遭遇空難,“一個‘想飛’的人,給在云霧里燒毀了”。經過一連串沉重的變故,沈從文沒有被擊垮,反而由此完全褪去了青年時期那種緊張脆弱的情緒,早期寫的那些自憐自傷的文字也不見了,本性的堅強裸露出來。
他從前半部分的“頑童自傳”寫到自己隨部隊輾轉湘西、黔北、川東,在各種各樣的見聞中成長,產生模糊卻也堅定的追求,于是離開故土——傳記至此戛然而止。沒有寫太多家世生平,“而只是他艱難歷程中的一段心和夢的歷史”。但就是在借助自傳的寫作,沈從文梳理自己的來路,重新“發現”了“我”。在自我區別于他人的特質中,他也“發現”了湘西存在的意義。而只有在找到和確立了自我后,他最能代表個人特色的成熟作品即將呼之欲出。
1934年,闊別故鄉11年后,沈從文重返湘西,探望病危的母親。他一路給新婚的妻子張兆和寫信,報告沿途見聞,這些書信后來整理成了《湘行書簡》。船行到他第一次出門離家“混日子”的辰州河段,他站在船上看水,“忽然好像徹悟”——
“一本歷史書除了告我們些另一時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殺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歷史卻是一條河。從那日夜長流千古不變的水里石頭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爛的船板,使我觸著平時我們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類的哀樂!我看到小小漁船,載了它的黑色鸕鶿向下流緩緩劃去,看到石灘上拉船人的姿勢,我皆異常感動且異常愛他們……這些人不需要我們來可憐,我們應當來尊敬來愛。”
“百年前或百年后皆仿佛同目前一樣。他們那么忠實莊嚴的生活,擔負了自己那份命運,為自己,為兒女,繼續在這世界中活下去。不問所過的是如何貧賤艱難的日子,卻從不逃避為了求生而應有的一切努力。在他們生活、愛憎、得失里,也依然攤派了哭,笑,吃,喝。對于寒暑的來臨,他們便更比其他世界上人感到四時交替的嚴肅。歷史對于他們儼然毫無意義,然而提到他們這點千年不變無可記載的歷史,卻使人引起無言的哀戚。”
這種歷史觀,是理解沈從文湘西文學世界的一把鑰匙。
鳳凰古城虹橋的航拍照片
在湘西保靖,沈從文調到“湘西王”陳渠珍身邊做書記,日常事務中有一項是整理保管古書字畫、青銅器,得以“對于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他最終決定離開湘西,去北京闖蕩
1934年出版的沈從文代表作《邊城》,是這種情感與表達的極致。重讀這篇近90年前的小說,仍覺如水晶般晶瑩澄澈。作家早期語言還有些拗曲,到《邊城》完全圓熟了,能欣賞到最明凈的漢語;抗戰后期他寫的長篇小說《長河》還是湘西題材,想融入的東西多了,充滿“國家主義與地域話語之間的張力”,而不到10萬字的《邊城》主題單純,通透,確如他自己所言:近于一個“小房子”的設計,用料少,占地少,既經濟又不缺少空氣和陽光,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它成為沈從文接受度最高的作品并不奇怪。
1983年北影廠拍攝的電影《邊城》海報
沈從文寫到過他的文學理想:“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談自己寫《邊城》:“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無疑做到了。
湘西的常與變
貫穿《湘行散記》的話題之一就是“常”與“變”。一方面湘西似恒常未變,翠翠原型之一的絨線鋪女孩,沈從文在重返故鄉時看到她的女兒,和媽媽當年一樣出現在眼前,“十七年前那小女孩就成天站在鋪柜里一堵棉紗邊,兩手反復交換動作挽她的棉線,目前我所見到的,還是那么一個樣子。”湘西世界的保守、穩固、落后,如在歷史進程之外。但變又無可避免,他在《長河》里已經感嘆,“農村社會所保有那點正直樸素人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余,代替而來的卻是近二十年實際社會培養成功的一種唯實唯利庸俗人生觀。”
鳳凰沱江兩岸的吊腳樓
1982年,80歲的沈從文與夫人,最后一次回到鳳凰。同行的還有黃永玉夫婦和黃苗子、郁風夫婦等親友,他們住在黃永玉家老屋。早上,茶點擺在院子里,霧氣彌漫,樹上不時掉下露水到青石板上,弄得一團一團深斑,“從文表叔懶懶地指了一指,對我說:像‘漳絨’。”他稱贊家鄉油條:“小,好!”當年念過書的母校文昌閣小學,孩子們唱的晨歌幾里遠能傳到跟前。他還聽了儺戲,一種古調猶存很老的弋陽腔,打鼓的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沈從文淚流滿面,“這是楚聲,楚聲!”
1982年,80歲的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在鳳凰沱江邊的合影,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鳳凰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去世。諾獎評委、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后來透露,如果當年沈從文沒有去世,他確信學院將把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沈從文。沈從文被安葬到鳳凰沱江畔的聽濤山。2003年妻子張兆和辭世后,也合葬于此。沿著回龍閣,往沱江下游方向走,漸離如織的游客與奮力吆喝的店家,周圍逐漸清靜下來。沈從文墓非常樸素,墓碑正面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是作家本人的手跡;背面刻著張兆和四妹、書法家張充和寫的挽詞:“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墓前常有游客敬上的鮮花與花環,芬芳靜謐。
沈從文在散文里寫道,“‘時間’這個東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事都會在時間下被改變。”1953年,上海開明書店曾將沈從文一切著作的紙型完全銷毀,大陸的文學史著作中他的名字一度銷聲匿跡。戲謔的是,與此同時,臺灣也查禁了他的作品。直到20世紀80年代,海外對沈從文的研究不斷升溫,推動了他聲名的“出土”。而如今,故鄉鳳凰因為他,躋身湖南人氣最旺的旅游景區之一,“翠翠”之名在這里隨處可見。
|